對于手作人來說,他們的手作工具就是他們的第二生命,這些工具就相當于文人的筆;軍人的槍一般重要,每一個都是不可多得的伙伴,今天主要介紹手工鋸,讓功不可沒的他們從幕后走向臺前。
首先,手作工具,指的就是木工手工工具,不同于如今的電動工具和氣動工具,手作工具的使用動力來自于人力。手作的工具種類很多,其中主要代表有:手工鋸、木工刨、木銼刀、手工鑿、木砂紙、量具。這六件也相當于木工的標志。
手工鋸的主要作用是把木材鋸割成各種形狀,或達到木構件需要的尺寸,具體的形態就有很多。同樣,其他的工具也都一樣,一個種類卻有各式各樣的形態,這是由于手作品的不同,或者是需要做的木構件不同造成的。就如寫字的筆,粗的細的,扁頭圓頭一般。
根據不同鋸子,作用也會不一樣。
框鋸:小時候比較常見框鋸,就是工字型木框架的那種,主要用于切割細木材和開榫拉肩。
槽鋸:由手把和鋸條組成,主要用于在木料上開槽。如今的槽鋸大大小小款式很多,已經沒有固定的尺寸了,主要看適用的人群。
板鋸:又稱手鋸。由手把和鋸條組成,主要用于較寬木板的鋸割。
狹手鋸:也叫窄手鋸,鋸條窄而長,前端呈尖形,主要用于鋸割狹小的孔槽。
曲線鋸:也叫繞鋸,它的構造與框鋸相同,但鋸條較窄,主要是用來鋸割圓弧、曲線等部分。
鋼絲鋸:也叫弓鋸,這類比較少見,它是用竹片彎成弓形,兩端繃裝鋼絲而成,鋼絲上剁出鋸齒形的飛棱,利用飛棱的銳刃來鋸割。主要用于鋸割復雜的曲線和開孔。使用時用力不可太猛,拉鋸速度不可太快,以免將鋼絲繃斷。
如此細分下來,總結一下就是:
寬厚木板常用大鋸;窄薄木料常用小鋸;橫截下料常用粗鋸;榫頭榫肩常用細鋸;硬木和濕木要用料路大的鋸子,軟木和干燥的木材要用料路小的鋸子。
比較后要提醒的就是,愛護工具就要像愛護自己一樣,要經常檢查鋸條的鋒利程度和鋸架、鋸把柄的牢固程度;對鋸齒變鈍、斜度不均的鋸條要及時修理,對繩索、螺母、旋鈕、把柄及木架的損壞也應及時修整,如此才能在使用時既省力,又保證質量。
正所謂:磨刀不誤砍柴工也。